竹溪新聞網訊 近年來,新洲鎮依托自身地質特點,統籌規劃,將茶葉產業作為助力脫貧攻堅的主要產業來抓,新建茶園萬余畝,惠及該鎮貧困戶1000余戶3000余人。
整齊的安置房建起來了,安全飲水有保障了,交通出行也方便了,發展產業促增收就成了扶貧工作的最重要一環。為此,新洲鎮引進優質市場主體,流轉農戶土地,規?;ㄆ鹆瞬枞~產業帶,其中魯溪溝村新建近3000畝,孟家渠村新建2000余畝,觀音堂村新建4000余畝,管護1500余畝,楊家灣村新建2000余畝。同時積極鼓勵引導群眾“以茶增收”,充分調動建園管園激情,全面推廣種茶管茶技術,組織茶葉大戶進行種茶、制茶技術培訓,提升茶葉技能。為保障所有茶園科學管理、建成有效,在全面對接到戶、發動群眾自我管理的基礎上,建立合作社帶管的模式,確保所有茶園均有管護責任主體。
“我們擁有專業的茶葉種植技術團隊,從茶園新建、茶苗種植、管護出茶,都擁有一整套規范的流程。茶園管護成熟后,農戶可以選擇自己管護或參與分紅,既盤活農戶的閑置土地,又能夠增加農戶收入。”引進的市場主體竹溪縣龍井灣專業農民合作社負責人說到。
看著轟隆隆的機械正在翻新茶帶,貧困戶老張高興的說道“這幾畝地是我自家的茶園,這次翻新一下,我自己有采茶、炒茶的手藝,等茶園成熟了我計劃將村集體撂荒地改造的茶園也承包過來,自己管護,自己制茶,增加收入”(王 濤)
1、凡本網注明"來源:竹溪新聞網"、"來源:竹溪論壇"或"來源:今日竹溪"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竹溪縣委機關雜志社,未經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來源,違反上述聲明者,竹溪縣委機關雜志社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2、凡竹溪新聞網注明"來源:XXX(非竹溪新聞網)"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,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。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,可與本網聯系,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。
3、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30日內進行。電話:0719-2729868 0719-2722699
鄂公網安備 42032402100114號